1979年,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全国各地,一位美丽的山西女孩信得过的股票配资,跳着优雅的西班牙舞,走上了大荧幕。
她这一跳,不知跳进了多少人的心里,也把自己跳成了最早的“国民女神”。
即使年近七旬,她依然气质十足,完美的诠释了何为“岁月从不败美人。”
走在街上,依然会有白发苍苍的粉丝,热情地跟叫她“莎莎!”,并忍不住说上一句:“当年,我就想找个你这样的!”
她,就是中国初代电影演员韩月乔。
韩月乔曾嫁给了前军委副主席之子张宁阳,在短暂的婚姻后,她又转行绘画。
韩月乔出道半个世纪,塑造了无数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,比如《爱情与遗产》中的韩莎莎、《欢欢笑笑》里的柳笑笑、《白桦林中的哨所》白如桦等等。
如今,韩月乔已经息影多年,只是偶尔出来客串,用她的话说:“到了什么年纪,就要演什么年纪的戏!”
那么,韩月乔的一生究竟经历了什么?如今的她过得怎么样呢?
韩月乔的家世:母亲抗美援朝,父亲参加自卫反击战
1963年的某一天,韩月乔醒来之后,发现躺在自己旁边的父亲“失踪”了。
满面愁容的母亲提高了音调:“昨天半夜,你爸接了个电话,突然就走了!现在,可是自卫反击战啊!”
那时的韩月乔还小,并不理解母亲这句话的含义。
再次见到父亲,已经是多年以后。
那时候,正值韩父的部队移防,一家人终于有了团聚的机会。
韩月乔跟着母亲下了火车,一个高大帅气的军人早已在月台等候。韩月乔就一直在想:“这个人,到底是不是我父亲?我到底该怎么称呼他?”
后来韩月乔才知道,接站的这位军人,是她父亲的秘书。
连自己的父亲都认不出来,从这里不难看出,作为军人的子女,韩月乔承受了太多。
其实,韩月乔的母亲也是一名军人,还参加过抗美援朝。
5月13日,市场全天震荡调整,截至收盘,沪指跌0.21%,报收3148.02点;深成指跌0.6%,报收9673.32点;创业板指跌0.95%,报收1860.37点。板块方面,燃气、公用事业、航运港口等板块涨幅居前,电池、通信服务、互联网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。
1954年回国后结了婚,在家里拉扯子女,可以说,韩月乔是妥妥的“红色后代”。
不过,她经常戏称,自己的家庭是一部“综合性的中国近代史”。
她的外公是满族人,外婆是国民党,爷爷是老农民,父母则是革命军人。
小时候的韩月乔性格内向,因为要照顾弟弟妹妹,身边的朋友也不多,而照相成了她唯一的爱好。
父母不在的时候,韩月乔就偷偷的用小螺丝刀,把二老存放珍贵物品的匣子打开,拿出里面的照片,翻来覆去的看。
看着看着,韩月乔开始对照相“上瘾”。
韩月乔回忆道:“那时候上学,家里都给点生活费。学校虽然也管饭,但妈妈为了让我吃好一点,每天都拿钱给我,让我去市政府食堂吃。我居然就饿着肚子,把这些钱都花在拍照上。”
每次拍照前,韩月乔都会精心捯饬一番。
先把前面的头发捋顺,再用发卡一点点的卷起来,卷个五六分钟,就出卷花了。
照片拍出来,一看太瘦了,韩月乔就往腮帮子里塞点馒头,撑得胖起来。
那时的韩月乔,照相是为了好玩,她并未意识到,自己的大半生都要跟相机打交道。
初代女演员,如何走向大荧幕?
母亲很注重培养韩月乔的兴趣爱好,住在江苏淮阴时,家里离着体育场很近,每天都有教练,带着一帮运动员,在那里训练。
韩母就经常带着小月乔,去看大哥哥大姐姐们挥洒汗水。
一来二去,韩月乔就引起了教练的注意。
教练看她体型不错,就问她愿不愿意也进运动队,于是,韩月乔就成了江苏淮阴市业余体校最小的学员。
1970年,全国文艺界开始招生,韩月乔报考了父亲部队驻地旁边的安徽省歌舞团。
当年8月,韩月乔如愿进入安徽芜湖文艺学员班学习歌舞。韩月乔基本功扎实,又刻苦用功,参加了不少大型演出。
随着父亲的调防,韩月乔正式进入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。
韩月乔本想在芭蕾舞、样板戏中,度过一生,197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,改变了她的命运。
改革开放刚刚兴起,各种文娱活动,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。
西安电影制片厂正在为新电影《爱情与遗产》中的“韩莎莎”一角寻觅演员,导演颜学恕带着摄影师,走进了南京前线歌舞团。
当时,韩月乔正在舞台上参加一部话剧的排练。
不知为何,颜学恕等几个电影人员的目光,齐刷刷的盯在了韩月乔身上。
韩月乔的表情、身段,简直与“韩莎莎”的形象一模一样。
颜学恕二话不说,找到了歌舞团团长。
团长同意放人,倒是韩月乔有点紧张。毕竟这是她第一次接触荧屏,她害怕自己演不好,搞砸了。
不过,大家都劝她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,即使演不好,随时也可以回来。
一想到能“拍照”,还能逛逛古城西安,韩月乔便答应了。
然而,这趟西安之旅,却跟韩月乔想的不太一样。
刚下飞机,导演就“看住”了韩月乔。之前,韩月乔从未接触过电影,所以颜学恕必须从头开始训练她。颜学恕一点点的引导韩月乔分析剧本、理解角色、塑造人物形象。
而韩月乔的那份玩心也渐渐退了,她心想:“既然来了,就不能让人看笑话”。
她潜心钻研角色,甚至半夜来了灵感,也要练练台词、练练动作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韩月乔在《爱情与遗产》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评,她凭着“韩莎莎”一角,迅速火遍大江南北。
那时,我国的电影事业刚刚起步,像韩月乔这样的女演员十分稀缺。
所以各种剧本接到手软,比如《潜影》、《孔雀公主》、《白桦林中的哨所》等等。
在这些影片中,难免会有爱情戏。那个年代的人,相对保守,韩月乔最害怕拍吻戏。每当听说第二天有吻戏,前一天肯定睡不着。
让韩月乔印象最深刻的,是拍摄《炮兵少校》时与周里京的对手戏。
韩月乔回忆道:“周里京,戏里戏外,都是绷着的硬汉形象。机器架好了,床铺好了,周里京在床那边,我在这边,机器架好了,要拍了,我跑掉了。我躲在一个犄角旮旯里,哭了一场。结果,全剧组就停机休息。”
“若有气质藏于心,岁月从不败美人”
韩月乔不舍昼夜的一连拍了十几部影视作品,爆火的同时,她也开始惆怅起来。
原来,韩月乔的创作遇到了瓶颈,她饰演的总是一些本色出演的人物。韩月乔要跳出舒适圈,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演员。
于是,韩月乔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,又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进行系统的学习。
毕业时,韩月乔自导自演了一部作品——《同一个太阳》,刚拍摄完,就登上了央视。
而韩月乔也受邀做了一段时间的央视主持人,自此,大家对她的印象更为深刻。
接着,韩月乔不断突破自己,在《田野又是青纱帐》、《女教官的报告》等一系列影片中,证明了自己的实力。
韩月乔为了事业东奔西走,全然忘了已经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。
不过,爱情来了,挡也挡不住。
在一次舞会上,韩月乔跟帅气的军官张宁阳一见钟情,张宁阳的父亲是张震,官至军委副主席。
那个年代,证明爱情的方式很简单,女方给男方织条围脖,男方戴在身上,这就算是成了。
韩月乔利用吃饭休息的时间,一针一线的给张宁阳织好了。
张宁阳戴上的那一刻,寓意着与韩月乔感情的正式开始。
不久后,他们在亲戚朋友的见证下,喜结连理。
韩月乔成了军嫂,渐渐地理解了母亲当年的不容易。
张宁阳为了部队奔波忙碌,而韩月乔也是天南海北的拍戏,两人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。
经过协商,他们决定和平分手。
韩月乔也重回公众视野,又贡献了不少优秀的作品。
渐渐地,韩月乔年龄大了,在表演这件事上也变得“佛系”。有适合自己的好本子,就拍两部;没有,就休息休息。
2006 年,韩月乔陪一个朋友去参加一个意大利的画展。
因为并不懂得油画的精髓,她便走马观花地来到了梵高的名画《向日葵》面前。
镁光等下,梵高《向日葵》熠熠生辉,不过韩月乔却非常疑惑:就这么幅画,怎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?
“梵高能画,我也能画!”于是,韩月乔迈出了新的一步。
之前,她从未接受过系统的美术训练,所以刚开始的绘画只是“在陈墨里点个圈儿,又在新 墨里点个圈儿”。
渐渐地,韩月乔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,也收获了大家的喜爱。
韩月乔说:“喜欢我作品的人都说,我的绘画毫无匠意。因为我从不去研究别人的画法,而是想在自己的绘画领域探索出一种新的东西。”
要么不做,要么就做好,既然选择了绘画,韩月乔就肯定要干出点名堂。韩月乔在绘画领域越走越宽,她的作品甚至登上了画展。
绘画之外,韩月乔又爱上了摄影,她说:“开着车,带着相机,随着心自由驰骋。车开到哪儿,快门就拍到哪儿。累了就锁上车门,在马路边、阳光下睡上一会儿。”
韩月乔虽然年近七旬,心态却依然年轻,她开着车走川藏线,又周游意大利、匈牙利等欧洲各国。
当然,韩月乔也会去医院照顾生病的母亲。
已经九十岁高龄的韩母,思路依旧清晰,尤其是谈到抗美援朝的事迹,更是格外的动情。
每当有人夸韩月乔是“女神”,她都会说:“我妈妈那一代人才是,她们是保家卫国的女神。”
参考文献:
孙泱.可塑的人生——韩月乔印象[J].当代电视,1988,(08):47.DOI:10.16531/j.cnki.1000-8977.1988.08.005.
刘琨.自强不息的韩月乔[J].电影评介,1992信得过的股票配资,(08):14-15.DOI:10.16583/j.cnki.52-1014/j.1992.08.014.